一、宜兴日报2014年10月20日 02版
http://www.cnepaper.com/yxrb/html/2014-10/20/content_2_3.htm
“随意展展”陶艺书画展开展
本报讯(记者杜坤强) 10月19日,一场名为“随意展展”的陶艺书画展在宜兴徐悲鸿纪念馆开展,共展出300多件陶艺书画作品。
由宜兴八面来风堂举办的“随意展展”,展品多样化,既有宜兴的紫砂,又有景德镇的青花、龙泉的青瓷,还有王建林、蒋明君等书画家近期创作的书画作品。这些作品具有“随意做做”“随意写写”“随意画画”“随意刻刻”的特色,其中一部分内容为生活心得、生活所悟,充满生活哲理。一些前来“随意看看”的观者称,这种平民化的艺术展览,很适合普通百姓的口味。据了解,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8日。

二、无锡商报2014年10月20日A8版
http://epaper.wxrb.com/paper/wxsb/html/2014-10/20/content_435272.htm
三地陶瓷作品展在宜兴徐悲鸿纪念馆举行
本报讯红梅/报道宜兴的紫砂、景德镇的青花、龙泉的青瓷以及书画陶刻展品300多件,琳琅满目。19日,来自江西景德镇、浙江龙泉、福建武夷山等地的300多名文化艺人和爱好者齐聚宜兴徐悲鸿纪念馆,别开生面的一场“随意展展”艺术展览拉开了帷幕,同时“随意写写”、“随意画画”和“随意做做”三本艺术册子出版,共同庆祝民间文化艺术沙龙八面来风堂开办十周年。十年来,宜兴八面来风堂致力于在上述四地构建茶壶同誉的“大江南文化圈”,受到各方肯定,成绩显著。
据介绍,本次活动为陶艺、书画界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作品展览,“茶乡武夷、陶都宜兴”茶壶文化交流基地落成典礼同时举行,活动持续至10月28日结束。

三、江南晚报2014年10月20日A06版
http://epaper.jnwb.net/html/jnwb/20141020/jnwb99119.html
四省四城市文化展在宜兴举办
本报讯 昨天,荟萃了紫砂陶、青花瓷及书画作品的主题展览在宜兴徐悲鸿纪念馆展出,来自江西景德镇、浙江龙泉、福建武夷山的300多名文化艺人聚集在宜兴,交流四省城市之间泛文化合作心得。活动的组织方宜兴八面来风堂负责人笑阳介绍,多年来,上述四省四市之间的泛文化互动交流活动推动了紫砂壶、福建茶产业快速发展,而宜兴、龙泉和景德镇三地的陶瓷茶具生产经营者也在交流合作中受益颇多。(紫琅)

四、无锡日报2014年10月20日A06版
http://epaper.wxrb.com/paper/wxrb/html/2014-10/20/content_435178.htm
景德镇、龙泉、武夷山与宜兴四地文化展览举办
“江南壶茶文化圈” 雏形初现
本报讯 昨天紫砂、青花、青瓷以及书画陶刻等展品300多件在宜兴徐悲鸿纪念馆展览。来自江西景德镇、浙江龙泉、福建武夷山的300多名文化艺人和爱好者齐聚,展开“茶壶同誉”主题活动,跨越四省四市,促进“江南壶茶文化圈”的常态交流。
活动的组织方八面来风堂负责人笑阳介绍,本次活动共分为陶艺、书画界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作品展览、“茶乡武夷、陶都宜兴”茶壶文化交流基地落成典礼两部分,持续至10月28日结束。在展览中,作为老一辈画家代表,镇江画院一级美术师蒋明君自今年年初以来,每月坚持前往陶都宜兴、瓷都景德镇一次,瓷上绘画、设计紫砂作品等;溧阳书协副主席王建林花费数月时间在瓷瓶、紫砂壶上录刻书法;而石晓良则将绘画、书法创作与紫砂陶艺结合,组织多地域陶瓷文化的结合与研发,在景德镇瓷器上绘画、实践在紫砂上点缀龙泉青瓷釉等技法,推动文人陶瓷精品创作。
十年来上述四省四市之间的各种互动交流活动推动壶、茶产业快速发展。如今在宜兴,武夷岩茶的种子已生根发芽,而宜兴、龙泉和景德镇三地的陶瓷茶具也在交流中逐渐得到百姓认可。
目前,“茶壶同誉”的主张在宜兴、景德镇、龙泉与武夷山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与参与。“这四个地方是别具魅力的壶、茶产区,陶瓷、茶业给人们带来一种恬静、淡泊的生活方式,各地的陶瓷制作技艺更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”(史春杨)

五、闽北日报2014年10月21日02版
http://mbrb.greatwuyi.com/html/2014-10/21/content_44422.htm
宜兴、景德镇、龙泉、武夷山四地文化艺人同聚一堂
“江南壶茶文化圈” 雏形初现
本报讯 17日,300多件宜兴紫砂、景德镇青花、龙泉青瓷书画陶刻作品在江苏宜兴徐悲鸿纪念馆展出,揭开民间文化沙龙八面来风堂十周年庆的帷幕。300多名来自江西景德镇、浙江龙泉、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文化艺人和爱好者围绕“共建江南文化圈”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活动的组织方八面来风堂负责人笑阳介绍,本次活动共分为陶艺、书画界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作品展览、“茶乡武夷、陶都宜兴”茶壶文化交流基地落成典礼两部分,持续至10月28日结束。
在江苏宜兴,谈起武夷山茶文化,不论紫砂界、文化界乃至商界人人都是耳熟能详。武夷茶文化的种子已在江南朋友的心中生根发芽,而这根千里红线所以能牵成,宜兴八面来风堂堂主笑阳功不可没。 笑阳,原名石晓良,与其他成功的商人不同,他更愿意从事文化交流活动和公益慈善。 “我的家乡是中国陶都、书画之乡,我又非常喜欢收藏名人书画、奇珍异宝,正是这一机缘的切合,才决定创办八面来风堂文化艺术沙龙。”笑阳坦言创业时的初衷。2008年起,笑阳致力于“壶茶同誉”文化交流,先后数十次走进武夷山。与闽北日报合作开发了“大武夷文化壶”, 邀请宜兴紫砂界28位陶艺家以闽北十县市的人文历史、地物风貌等为题材创作了27把紫砂壶,并由闽北当地著名书画家书画刻饰。“大武夷文化壶”品牌成为连结宜兴紫砂壶茶具产业与武夷山山水茶旅游产业的红线。笑阳表示,促成茶乡武夷与陶都宜兴的绝配姻缘,也有武夷山朋友的一份功劳。“有武夷山茶业博士之称的黄勇,每年都随身携带武夷岩茶奔波于宜兴武夷山两地,传播武夷茶文化,使武夷岩茶飘香万里。”
十年来,笑阳每年奔波于四省四市,组织举办壶茶各种交流活动,被人们誉为“民间文化大使”。他主持的八面来风堂架起了文人书画与紫砂联姻的鹊桥,先后为300多位陶艺家、书画家宣传策划、组织全国性展览、展销活动百余次,免费接待国内外参观者近五十万人次。近年来,笑阳创立了“两地窑”文人陶瓷品牌,逐渐将江西景德镇与浙江龙泉也纳入文化圈,密切文化交流。
目前,笑阳“茶壶同誉”的主张在宜兴、景德镇、龙泉与武夷山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。“这四个地方是别具魅力的壶茶产区,其制作技艺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”笑阳说,从地理上来讲,这四座城市跨越四省四地,正好形成一个圈,希望四地的有心人能加入进来,为共建“大江南文化圈”出一份力。(黄炜 陆庆云)

六、新华网江苏频道 2014年10月20日 11:10:48
http://www.js.xinhuanet.com/2014-10/20/c_1112893468.htm
宜兴徐悲鸿纪念馆“随意展展”艺术展览开展
新华网南京10月20日电(记者蒋芳)19日,江苏宜兴徐悲鸿纪念馆内聚集了来自江西景德镇、浙江龙泉、福建武夷山等地的300多名紫砂文化爱好者,“随意展展”艺术展览拉开了帷幕。该展共有宜兴紫砂、景德镇青花、龙泉青瓷展出书画陶刻作品300多件展出,并同时出版“随意写写”、“随意画画”和“随意做做”三本艺术小册子。
该展为庆祝宜兴八面来风堂成立十周年,该堂内藏有全国众多著名书画家、紫砂陶艺家作品真迹和历代古玩杂件,是一个集艺术策展、新闻互动、论坛交流、书籍编撰、紫砂礼品创意设计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艺术沙龙。
据八面来风堂负责人笑阳介绍,本次庆典活动共分为陶艺、书画作品展览、“茶乡武夷、陶都宜兴”茶壶文化交流基地落成典礼两部分,持续至10月28日结束。展览部分展出了陶艺书画界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作品。老一辈画家代表、年过七旬的镇江画院一级美术师蒋明君,曾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,受业于陈大羽、李长白诸教授。今年年初以来,他每月奔波于陶都宜兴、瓷都景德镇,在瓷上绘画、设计紫砂作品。溧阳书协副主席王建林花费数月时间将笑阳58条人生语录刻在瓷瓶、紫砂壶上。作为本次展览的组织者,笑阳将绘画、书法创作与紫砂陶艺完美融合,在景德镇青花瓷上绘画、在紫砂上点缀龙泉青瓷釉,使文人陶瓷精品迭出。在展览现场,好评如潮。
据悉,作为民间文化沙龙,八面来风堂成立十年来致力于架起文人书画与紫砂联姻的雀桥,先后为300多位陶艺家、书画家宣传策划、组织全国性展览、展销活动百余次,免费接待国内外参观者近五十万人次。2008年起,笑阳致力于“壶茶同誉”文化交流,先后数十次走进武夷山。与福建闽北日报合作开发了“大武夷文化壶”,邀请宜兴紫砂界28位陶艺家以闽北十县市的人文历史、地物风貌等为题材创作了27把紫砂壶,并由闽北当地著名书画家书画刻饰。“大武夷文化壶”品牌成为连结宜兴紫砂壶茶具产业与武夷山山水茶旅游产业的红线。近年来,笑阳创立了“两地窑”文人陶瓷品牌,逐渐将江西景德镇与浙江龙泉也纳入文化圈,密切文化交流。(完)
|